第十五届中国轻工业信息化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讲话
发布时间:2025-09-25 21:16 浏览量:1
为贯彻党中央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工信部《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推动轻工消费品行业新质化、高质量发展,9月25日,以“AI赋能·消费焕新”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轻工业信息化大会暨第二届消费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举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出席大会并作《用自主可信计算AI产品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的主题报告。北京市石景山区经信局党组书记、二级巡视员田纬、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两化融合推进处马径坦、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所所长李博洋、黑龙江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王宇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永新主持。
张崇和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崇和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近年来,轻工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轻工两化建设扎实推进。轻工业在设备设施数字化、关键工序数控化、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4.9%,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47.2%,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占比18.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2.0和2.8个百分点。截至今年上半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到86.2%,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2.3%,轻工智能化基础进一步夯实。二是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家电、食品、缝制机械等行业,大规模应用AI视觉检测、智能分拣、智能预测维护技术,提质增效成果显著。目前,全世界灯塔工厂201家,中国85家;其中,轻工业28家,全国占比33%。我国国家级 5G 工厂1260 家,轻工行业 167 家,占比13%。轻工业智能化已具领先水平。三是新产品新体验不断涌现。轻工智能家居用品、个性定制产品、功能健康食品日益丰富,智能玩具、智能乐器、智能眼镜快速发展,创造了新消费。四是新模式新服务应用普及。人工智能开创多样化新场景,为市场注入强劲活力。日益普及的新模式、新应用,让供应链、价值链与互联网互融共通,极大提升了轻工业现代化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轻工业稳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前7个月,轻工业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实现利润7601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为国民经济稳增长做出积极贡献。张崇和会长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应用仍存在点状化、不均衡、深度不足的问题。面向未来,轻工行业必须以更系统的谋划、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人工智能+”在轻工业走深向实。轻工行业企业,要落实国务院 “人工智能 +”行动意见,落实工信部轻工业和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轻工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促进轻工新质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张崇和会长就人工智能技术在轻工行业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以人工智能推动科技创新,夯实轻工新质发展根基。科技是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轻工行业企业,要落实总书记要求,贯彻国务院“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部署,坚持“四个面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轻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要运用AI技术,赋能基础研究,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推广仿真设计、生成式设计,缩短研发周期,激发创新活力。要探索AI在食品、生物发酵、化妆品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开发精准营养的健康食品、个性化护肤品等创新产品。要支持家电、家具、塑料、皮革、电池、日化用品及工业设计等行业,建设垂直领域大模型,培育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推进智能体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要发挥人工智能关键作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科技根基。
二是以人工智能推动转型发展,构建轻工现代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轻工行业企业,要落实党中央要求,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部署,深化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协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全面推动轻工业产业升级。要推进智能制造和智能检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构建智慧供应链,实现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全环节智能化。要强化绿色智能管理,实时监测资源,智能优化能耗,推行绿色制造、低碳发展。要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为轻工特色产区提供技术赋能、供需对接、协同制造等数字技术支持,提升集群创新能力。要推动轻工产品数字身份认证,在家电、电池、电动自行车、陶瓷等行业,建立数字护照,推动轻工商品绿色合规出海,带动轻工产业现代化提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轻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以人工智能助力产品升级,践行国家提振消费战略。党中央高度重视消费品行业发展,着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提振消费作为首要任务,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轻工行业企业,要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消费提质的要求,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消费需求,个性化定制生产,推动传统生产向“以用户为中心”模式转型,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新期待。要加强智能产品创新,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具、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型消费产品,打造互联互通、智能协同的居家、办公、娱乐体验,让消费者享受更加便捷舒适的智慧生活。要融合应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建立全生命周期智能追溯体系,构建可信消费环境,为放心消费提供坚实保障。要不断拓宽智能消费新边界,塑造发展新优势,让人民群众享受美好智能新生活,不断提振消费信心。
四是以人工智能丰富特需产品,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党中央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要求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营造全龄友好的社会环境。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2.95亿,需要特殊照护的老年人7300万人,老年消费市场达到8万亿元。我国14岁以下的人口2.38亿,婴幼儿童年消费市场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特殊群体期盼智能化、功能化、个性化特需产品。轻工行业企业,要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民生福祉的要求,适应银发经济需求,开发适老化智能家居产品,发展养老照护、康复助残、情感陪伴智能机器人,让科技温暖老年人生活。要开发儿童营养、学习启蒙、智能陪伴、安全防护产品,助力婴幼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要大力开发特膳食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膳食特殊功能,满足婴幼儿、疾病患者、孕妇乳母、战时军需、老年人、运动员食品特需,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要推动轻工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体验”转型升级,让智能化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能力,让轻工产品更好服务民生事业,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大会还发布了2025年度轻工业数字化转型“领航者”案例名单。人工智能赋能、数据要素赋能、工业互联网建设、先进技术研发应用等110项案例入选。海尔智家、伊利乳业、蒙牛乳业、贵州习酒、纳爱斯集团、波司登、厦门市燕之屋、飞鹤乳业、海信家电、木林森、洋河股份、苏盐井神等企业榜上有名。
会议围绕数智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等多个角度做主题分享。李博洋在《十五五规划背景下消费品工业数智化转型的思考与建议》分享了国家支持轻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数字技术加快赋能轻工业发展。马径坦带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轻工行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主题分享,小米集团大家电部智能技术总监廖敏围绕《数据与 AI 技术赋能小米大家电的实践探索》作报告,飞鹤集团信息化中心PMO总经理葛帅讲解了《乳业的AI数智化布局》,深势科技副总裁刘会师解读了《AI for Science 驱动的工业研发新范式》,华熙生物、神州数码、元气森林、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鑫创数字科技、浙江奥康鞋业、山东浪潮数字商业,分别围绕《《智能化合成生物中试平台建设与运营》《AI驱动的流程变革:构建企业智能体新范式》《数字化助力饮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创新应用》《新形势下人工智能标准特征与展望》《AI 引领消费未来—重塑消费品行业增长引擎》《数智领航 智履未来》《快消品行业大模型应用实践》等内容进行了主题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作主旨演讲
会议由郭永新秘书长主持
大会举行了预制菜食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仪式。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于学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郭强、执行秘书长桑叶、副秘书长刘晶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总社兼职副主任赵德利,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兼职副主任马辉,中国轻工联各部室负责人、轻工业各协会领导,上海、重庆、黑龙江、青岛等地经信部门领导,中国信通院、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以及美的、金牌橱柜、奥康、雪天盐业、广东好太太、箭牌、敏华、珀莱雅、登康、华熙生物、安井食品、金东纸业、贝因美等轻工骨干企业的领导和代表500余人出席大会。
(中国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