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形成特色的“4+X”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5-05-30 13:51  浏览量:16

内容概要:近年来,义乌聚焦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两条主跑道”,坚持“存量提质”“增量选优”工作思路,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在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医疗健康等产业体系上,义乌瞄准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全力开展科技招商工作,产业表现亮眼。

上市企业:棒杰股份、小商品城、浙江世宝、华鼎股份、真爱美家

相关企业:京东方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浙江瑞丰光电有限公司、义乌木林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市华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晶科能源(义乌)有限公司、九天(义乌)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义乌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晶科新材料(义乌)有限公司、义乌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义乌芯能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义芯集成电路(义乌)有限公司、浙江宏禧科技有限公司、安测半导体技术(义乌)有限公司、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大德药业集团、浙江华义制药有限公司、义乌胡庆余堂医药有限公司

一、义乌市宏观经济分析

义乌市是浙江省辖县级市,由金华市代管。义乌是全国首个县级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近年来,义乌市经济稳步增长,2024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3.5 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分别高于全省(5.5%)、金华(6.3%)2个和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17.9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757.3亿元,增长7.6%。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义乌笃定不移推进“贸工联动”战略,聚焦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创新驱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优中做强、快中提质良好态势。2024年,义乌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高技术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6.9%和15.1%,分别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4.5个和2.7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2024年,义乌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0%,分别高于浙江省(0.4%)和金华市(5.3%)7.6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投资由负转正,制造业投资增长0.2%,较前三季度(-9.7%)提高9.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0%,较前三季度(-3.3%)提高8.3个百分点。2024年期间,义乌市招引重大产业项目70个、总投资830亿元,其中百亿项目3个、50亿元以上6个、10亿元以上22个。

义乌是我国重要的贸易窗口,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24年,义乌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6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出口总额5889.6亿元,增长17.7%;进口总额799.7亿元,增长22.2%,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占全省份额分别为12.7%、15.1%和5.9%,占比分别提升1.1个、1.1个和1.0个百分点。

二、义乌市产业结构分析

义乌一手抓传统企业转型发展,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十三五”以来,围绕“增量选优、存量提质”工业经济发展方针,确立了以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医疗健康等四大新兴产业,对标省“415X”产业体系,形成义乌特色的“4+X”产业体系。“无中生有”打造了智能显示材料“万亩千亿”制造业发展平台,打造了省级光源科技小镇、省级绿色动力小镇。

“十四五”期间,义乌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加快构建具有义乌特色的高能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如2023年2月,发布了《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聚焦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打造“4+X”制造业集群,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崛起,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 22 万元/亩。在2025年2月发布的《义乌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202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围绕“4+X”重点产业开展科技攻关,支持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教育、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获得上级科技部门项目支持的,按上级实际到位资金1∶1给予奖励,奖励额度与上级支持经费的总额不超过企业自筹资金总额。项目承担单位为财政预算单位的,项目研发经费列入专项经费预算。对地方自筹经费的省派个人科技特派员项目,连续两年给予每年10万元经费补助。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