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E华灿、雷曼、三安光电、木林森、冠捷、经纬辉开、豪威集团、聚辰股份等31企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业绩汇总

发布时间:2025-10-29 12:09  浏览量:4

10月28日,雷曼光电、勤上股份、三安光电、京东方华灿光电、木林森、诺瓦星云、冠捷科技、康冠科技、显盈科技、汉朔科技、经纬辉开、超声电子、长信科技、 亚世光电、秋田微、 天山电子、 锦富技术、华安鑫创、豪威集团、 聚辰股份、迈为股份、劲拓股份、精测电子等31家企业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涵盖LED、显示模组、触控显示、电子纸、商显平板、数字标牌、显示驱动与芯片、装备与材料等领域。

在汇总的31家企业中,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超过10亿元的有12家,同比增长的有20家;归母净利润上亏损的有9家,同比增长的有13家。整体看盈利能力不佳。

在汇总的31家企业中,2025年1-9月累计看,营收超过30亿元的有11家,同比增长的有20家(与第三季度占比相同);归母净利润上亏损的有9家,同比增长的有14家。比第三季度略好。

1. 雷曼光电:Q3 净利翻倍,前三季扭亏,资产管控显成效

2025 年第三季度,雷曼光电营收 3.02 亿元,同比增长 4.86%,业务规模稳步推进;归母净利润 400.74 万元,同比激增 107.87%,实现翻倍增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9.86 万元,同比增长 102.68%,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8.67 亿元,虽受行业周期影响同比下降 8.41%,但盈利端实现根本性突破:归母净利润 886.66 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状态同比大增 120.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15.27 万元,亏损额较上年收窄 99.73%,已接近盈亏平衡。

业绩改善背后,财务质量同步优化。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分别同比减少 82.74%、63.16%,资产风险管控能力增强;政府补助 275.58 万元、金融资产处置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60.36 万元等非经常性损益,叠加财政贴息支持,进一步增厚了利润空间。

2. 勤上股份:前三季营收微增,资产处置短期拖累净利

2025 年第三季度,勤上股份营收 4754.89 万元,同比下降 30.53%;归母净利润 - 1.50 亿元,同比降幅达 685.91%。不过扣非后净利润 - 2333.17 万元,同比反而增长 1.96%,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中包含 1.30 亿元子公司上海澳展在建工程项目处置损失,对单季利润形成短期冲击。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更趋稳健,累计营收 3.11 亿元,同比增长 7.16%;归母净利润 - 1.79 亿元,同比下降 328.44%,同样受资产处置损益拖累;扣非后净利润 - 5888.46 万元,同比降幅收窄至 8.45%,核心业务亏损压力逐步缓解,聚焦资产优化与风险化解的战略初见成效。

3. 三安光电:营收增 16.5%,利润承压,战略板块仍处投入期

2025 年前三季度,三安光电呈现 “营收增长、利润承压” 特征。累计营收 138.17 亿元,同比增长 16.55%,主营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但归母净利润 8860.10 万元,同比下滑 64.15%,基本每股收益从 0.05 元 / 股降至 0.02 元 / 股,扣非后净利润 - 3.29 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 6.33%。

第三季度压力更突出,营收 48.30 亿元,同比增长 15.67%;但利润总额 - 4592.49 万元,同比下滑 150.58%,归母净利润 - 8788.95 万元,同比下滑 239.80%,扣非后净利润 - 2.29 亿元,同比下滑 263.99%。

利润下滑主因有三:一是滤波器、碳化硅等集成电路战略板块仍处投入期,暂未盈利;二是政府补助较上年减少,非经常性损益贡献下降;三是研发投入加码,叠加贵金属废料销售价格调整,导致投资收益减少。

4. 华灿光电:前三季营收增近四成,亏损收窄超 45%

2025 年前三季度,华灿光电营收 41.29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29.53 亿元增长 39.84%,主要得益于销售收入显著提升;单季度营收 15.97 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 50.37%,增长势头强劲。

盈利端,亏损收窄成为核心亮点。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 8024.81 万元,同比亏损幅度收窄 29.07%;前三季归母净利润 - 1.9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 3.60 亿元收窄 45.58%;扣非后净利润 - 3.14 亿元,同比收窄 28.12%。

非经常性损益为盈利提供有力支撑,前三季合计贡献 1.18 亿元,其中政府补助达 1.50 亿元,占比超 127%。资产结构方面,截至 9 月末总资产 136.9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8.18%;存货同比增长 48% 至 16.41 亿元,反映产能利用率提升;货币资金较期初下降 42.51%,主要系经营与投资支出增加。

5. 木林森:Q3 营收微增显韧性,净利润短期承压

2025 年第三季度,木林森营收 42.59 亿元,同比增长 6.25%,主营业务保持正向增长,展现出一定经营韧性。但净利润端短期承压明显,归母净利润 5560.67 万元,同比下降 44.72%;扣非后净利润 6039.27 万元,同比降幅达 48.84%。

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收 121.78 亿元,较上年同期微降 0.10%,整体规模基本持平;累计归母净利润 2.09 亿元,同比下降 42.36%;扣非后累计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下降 42.82%。

每股收益与净利润降幅基本一致,前三季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14 元 / 股,同比下降 41.67%。尽管短期净利润承压,但公司资产规模稳步扩张,为后续业务恢复奠定基础。

6. 诺瓦星云:Q3 营收增 9%,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

2025 年第三季度,诺瓦星云营收 8.82 亿元,同比增长 9.13%;归母净利润 1.51 亿元,同比增长 10.90%;基本每股收益 1.67 元 / 股,同比提升 13.6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00%,较上年同期增加 0.16 个百分点,单季度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24.15 亿元,同比增长 1.84%;归母净利润 4.45 亿元,同比下降 3.34%;扣非后净利润 4.16 亿元,同比下降 7.05%。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形成补充,前三季合计 2.96 亿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 791.00 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 2474.61 万元,以及个税手续费补贴等。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为业务运营和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整体经营稳健性持续增强。

7. 冠捷科技:Q3 营收微降,盈利压力凸显

2025 年第三季度,冠捷科技营收 139.49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20%;归母净利润 - 1.09 亿元,同比下降 511.59%;扣非后净利润 - 1.42 亿元,同比降幅达 376.72%,单季度盈利压力显著。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388.94 亿元,同比下降 5.29%,营收规模小幅收缩;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 6.02 亿元,同比降幅 852.28%;扣非后净利润亏损 5.34 亿元,同比降幅高达 1847.56%,反映出主营业务短期面临较大盈利挑战。

每股收益同步大幅下滑,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 - 0.0242 元 / 股,同比下降 510.17%;前三季基本每股收益 - 0.1328 元 / 股,同比下降 850.28%,整体业绩表现有待改善。

8. 康冠科技:创新显示增 37%,AI 技术成增长新动力

2025 年前三季度,康冠科技营收 107.80 亿元,同比下降 5.37%;归母净利润 5.03 亿元,同比下降 9.92%;第三季度单季营收 38.45 亿元,同比下降 19.74%;归母净利润 1.19 亿元,同比下降 20.58%。尽管营收、归母净利润略有调整,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49 亿元,同比增长 1.09%,彰显主营业务韧性。

经营现金流表现亮眼,前三季净额 6.81 亿元,同比激增 241.76%,主因加强存货管控、减少原材料采购支付,资金运营效率提升。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创新类显示产品营收同比增 37.11%,出货量增 42.02%,自主品牌出海突破,毛利率提升;智能交互显示营收增 3.56%,传统智能电视业务因优化结构同比降 17.33%。

技术创新上,公司布局 “AI + 办公 / 教育 / 医疗 / 娱乐” 矩阵,发布 KTC 品牌 AI 眼镜,搭载高通骁龙 AR1 芯片,切入消费级 AR 市场;同时布局居家陪护机器人,AI 技术正逐步转化为业绩增长新动力。

9. 显盈科技:短期业绩承压,股权转售影响显著

2025 年第三季度,显盈科技营收 1.79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9.17%;归母净利润 - 605.83 万元,同比降幅达 170.46%;扣非后净利润 - 645.31 万元,同比下降 177.94%,单季度业绩承压明显。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5.50 亿元,同比减少 11.64%;归母净利润 - 110.38 万元,同比下降 119.64%;扣非后净利润 - 634.31 万元,同比降幅扩大至 1020.52%。

业绩变动主要与转售东莞市润众电子股权相关,该交易导致应收账款减少 33.24%、应付账款减少 49.26%,同时商誉全额转出,短期冲击营收及利润。此外,贷款利息及汇兑损失增加,财务费用同比上升 59.04%;库存消耗放缓致存货跌价计提增加,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10. 汉朔科技:营收利润双降,毛利率调整成主因

2025 年第三季度,汉朔科技营收 8.35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9.79%;归母净利润 0.93 亿元,同比下降 37.50%;扣非后净利润 0.79 亿元,同比减少 45.36%,单季度业绩双降。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28.09 亿元,同比下降 11.04%;归母净利润 3.14 亿元,同比减少 40.51%;扣非后净利润 3.66 亿元,同比下降 27.55%。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7624 元 / 股,同比降幅达 45.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67%,较上年同期减少 14.62 个百分点。

报告明确,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略有调整,尽管营收规模收缩,但公司仍在积极优化业务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

11. 经纬辉开:营收利润短期承压,经营现金流逆势增长

2025 年第三季度,经纬辉开营收 6.40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7.34%;归母净利润 - 2334.53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233.36%,由盈转亏;扣非后净利润 - 2408.70 万元,同比降幅超 100%。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19.15 亿元,同比降幅 26.90%,主因触控显示板块业务短期承压;累计归母净利润 - 926.70 万元,同比降幅 114.11%;扣非后累计净利润 - 214.18 万元,同比降幅同样超 100%。

触控显示板块作为核心业务,受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关税政策调整及新生产基地投产初期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直接拖累整体盈利。不过,公司经营现金流逆势增长,为业务调整提供了资金支持,后续有望随板块复苏逐步改善。

12. 超声电子:三季度营收稳步增长,前三季净利增超 20%

2025 年第三季度,超声电子营收 16.2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77%,营收规模保持稳步扩张;归母净利润 6340 万元,同比下降 12.71%;扣非后净利润 6369 万元,同比下降 9.57%,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小幅影响(本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28.7 万元),主营业务基本盘仍稳固。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势头明显,累计营收 46.74 亿元,同比增幅达 10.91%;归母净利润 1.7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0.93%;扣非后净利润 1.77 亿元,同比增长 28.97%,凸显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整体来看,公司业务增长稳健,盈利水平稳步改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持续巩固,为全年业绩奠定良好基础。

13. 长信科技:前三季营收近 90 亿,智算业务成新引擎

2025 年第三季度,长信科技营收 28.76 亿元,同比下降 4.71%;归母净利润 6797.26 万元,同比下降 37.27%;扣非后净利润 6846.20 万元,同比下降 28.91%,单季度业绩有所调整。

但前三季度整体经营稳健,累计营收 89.58 亿元,同比增长 3.72%;归母净利润 2.85 亿元,虽同比微降 2.54%,但扣非后净利润 2.65 亿元,同比增长 1.69%,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现金流与资产规模表现亮眼,前三季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3.6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63.70%;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 184.1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3.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87.39 亿元,增长 5.09%。子公司长信智算作为算力赛道核心载体,报告期内收入突破 6000 万元,运营良好,正加速业务拓展,成为新增长引擎。

14. 亚世光电:营收增 27%,净利承压,多因素挤压利润

2025 年第三季度,亚世光电营收 2.3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2.96%;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6.69 亿元,同比增幅扩大至 27.43%,营收增长反映产品市场需求或订单交付能力改善。

但净利润端短期承压,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711.56 万元,同比下降 16.18%;前三季累计归母净利润 1249.61 万元,同比降幅 26.16%。扣非后表现更明显,前三季扣非归母净利润 686.52 万元,同比降幅达 45.77%,主营业务盈利压力较大。

利润下滑主因多因素叠加:一是销售费用同比增加 35.49%,主要因销售佣金支出上升;二是财务费用由上年同期的 - 295.08 万元转为 317.39 万元,受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三是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 72.84%,主因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增加,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15. 秋田微:Q3 营收增 19.3%,净利降 33%,研发投入加码

2025 年第三季度,秋田微营收 3.4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9.34%;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9.75 亿元,同比增幅扩大至 20.64%,展现出主营业务稳健增长韧性。

净利润方面出现短期调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1247.51 万元,同比下降 33.33%;前三季累计净利润 6373.17 万元,同比下降 12.83%。扣非后净利润同样受影响,第三季度 1137.22 万元(同比降 23.71%),前三季 5825.92 万元(同比降 8.03%)。

公司解释,净利润下滑主要因本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增加、研发投入加大,以及理财收益减少所致。尽管利润短期承压,但营收持续增长为后续盈利改善提供支撑,研发投入也为长期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16. 天山电子:营收增 26.5%,前三季净利增 7.7%,订单旺盛

2025 年第三季度,天山电子营收 4.8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1.21%;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13.38 亿元,同比增幅攀升至 26.4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订单需求持续旺盛。

盈利表现呈现 “短期波动、长期稳健” 特征,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3798.51 万元,同比下降 4.80%;扣非净利润 3414.75 万元,同比下降 6.68%,短期波动主因非经常性损益及经营支出节奏影响。

但前三季累计盈利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 1.13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05 亿元同比增长 7.75%;扣非净利润 1.03 亿元,同比增长 15%,核心业务盈利持续改善,整体经营稳健向好。

17. 锦富技术:Q3 营收增 40%,盈利仍承压,核心业务待转正

2025 年第三季度,锦富技术营收 6.21 亿元,同比增幅达 40.44%,单季度增长势头强劲;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15.94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2.47 亿元同比增长 27.78%,主因客户订单需求增加,业务规模稳步扩张。

但盈利端仍面临压力,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 4997.12 万元,同比下降 16.93%;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 - 1.65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 1.58 亿元同比下降 4.31%;扣非后累计净利润 - 1.62 亿元,同比微降 0.14%,核心业务盈利尚未实现转正。

基本每股收益同步下滑,前三季为 - 0.1295 元 / 股,同比下降 5.46%;第三季度单季为 - 0.0392 元 / 股,同比下降 18.07%。尽管营收增长显著,但盈利改善仍需核心业务突破。

18. 华安鑫创:营收微降,利润承压,智能制造待产能释放

2025 年第三季度,华安鑫创营收 2.62 亿元,同比下降 1.42%;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6.81 亿元,同比下降 2.16%,营收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短期波动主因行业整体需求节奏影响。

利润端短期承压明显,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 2033.31 万元,同比下降 79.51%;扣非后净利润 - 2080.27 万元,同比下降 61.49%。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 - 5835.40 万元,同比下降 47.64%;扣非后累计净利润 - 5972.20 万元,同比下降 39.52%。

利润下滑主因联营企业投资亏损增加、现金管理收益下降及借款利息支出上升。目前,公司智能制造项目进入产能释放准备阶段,未来有望依托新业务实现业绩改善。

19. 豪威集团:双增!营收增 15% 净利增 35%,汽车影像成引擎

2025 年第三季度,豪威集团营收 78.2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81%;归母净利润 11.82 亿元,同比增长 17.26%;扣非后净利润 11.09 亿元,同比增幅达 20.40%,盈利结构更趋优化。

前三季度累计业绩更强劲,营收 217.83 亿元,同比增长 15.20%;归母净利润 32.10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5.15%;扣非后净利润 30.60 亿元,同比增长 33.45%,主营业务持续盈利能力凸显。

净利润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两方面:市场端,受益于汽车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车载影像产品出货增长,同时智能影像终端市场份额扩张;内部运营端,通过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结构、提升供应链效率,推动毛利率持续改善,为利润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20. 聚辰股份:Q3 扣非净利近乎翻倍,高附加值芯片成引擎

2025 年前三季度,聚辰股份营收 9.33 亿元,同比增长 21.29%;归母净利润 3.20 亿元,同比增幅达 51.33%;扣非后净利润 2.88 亿元,同比增长 43.87%,盈利增速大幅跑赢营收。

第三季度表现更亮眼,营收 3.58 亿元,同比增长 40.70%;归母净利润 1.15 亿元,同比激增 67.69%;扣非后净利润 1.11 亿元,同比近乎翻倍(增幅 99.92%)。基本每股收益前三季达 2.02 元 / 股,同比增长 51.88%;第三季度单季 0.73 元 / 股,同比增幅 69.77%,股东回报能力显著增强。

业绩增长主因高附加值产品放量:DDR5 SPD 芯片受益于服务器需求升级,出货快速增长;汽车级芯片成功导入全球 Tier1 供应商;OIS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搭载高端机型商用。这些产品推动综合毛利率提升 4.93 个百分点,对冲传统业务波动,成增长核心引擎。

21. 迈为股份:Q3 营收降 31%,光伏行业调整致业绩承压

2025 年第三季度,受光伏行业整体环境调整影响,迈为股份营收 19.91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1.30%;归母净利润 2.69 亿元,同比下降 9.42%;扣非后净利润 2.27 亿元,同比降幅 19.45%;基本每股收益 0.97 元 / 股,同比下降 9.35%。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62.04 亿元,同比减少 20.13%;归母净利润 6.63 亿元,同比下降 12.56%;扣非后净利润 5.91 亿元,同比下降 13.98%;基本每股收益 2.38 元 / 股,同比下降 12.50%。

公司明确,营收下滑主因光伏行业整体周期影响,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销量同比下降,进而导致收入规模调整。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正向增长,核心股东持股结构稳定,整体经营仍具备一定韧性。

22. 劲拓股份:Q3 净利增 33.7%,现金流大幅改善

2025 年第三季度,劲拓股份营收 2.27 亿元,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 1.18%;但盈利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 3280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33.72%;扣非后净利润 3280 万元,同比增长 32.37%,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14 元 / 股,同比增幅达 40%。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5.96 亿元,同比增长 6.84%;归母净利润 8615 万元,同比激增 42.80%;扣非后净利润 8699 万元,同比增长 46.63%,盈利增速远超营收增速,体现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

此外,公司经营现金流状况良好,为业务运营和后续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整体发展态势稳健。

23. 精测电子:营收利润双增,扣非净利暴增 19 倍

2025 年第三季度,精测电子营收 8.9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5.37%;盈利水平提升更为显著,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激增 123.44%;扣非后净利润 0.37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1963.53%,单季度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22.71 亿元,同比增长 24.04%,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订单量稳步增加;累计归母净利润 1.00 亿元,同比增长 21.70%;扣非后净利润 5.05 亿元,同比增长 7542.53%,盈利改善幅度远超预期。

订单量的持续增加是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随着订单逐步落地,公司营收与盈利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核心业务竞争力持续增强。

24. 福能东方:营收增 11.8%,Q3 亏损收窄,锂电需求助增长

2025 年前三季度,福能东方累计营收 5.31 亿元,同比增长 11.7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 1.59 亿元,同比增幅 11.07%,营收连续增长主因下游锂电行业需求复苏,公司加快项目验收进度,核心装备业务订单落地节奏加快。

利润端,前三季归母净利润 - 1991.44 万元,同比降幅 394.19%,主因上年同期出售原子公司形成大额投资收益,本报告期无此类收益;但第三季度单季亏损收窄,归母净利润 - 1051.92 万元,同比减亏 13.75%,主营业务盈利压力边际缓解。

扣非后表现更优,前三季扣非净利润 - 2935.07 万元,同比增长 14.28%,主因收回以前年度应收账款、财务费用减少及模切、信息电子板块利润提升,主营业务经营质量逐步优化。

25. 和科达:营收激增 30 倍!净利润扭亏,订单验收加速

2025 年前三季度,和科达营收 1.68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554.29 万元同比激增 2932.86%(近 30 倍);其中第三季度营收 9291.24 万元,同比增幅高达 9554.56%,主因本期验收订单数量显著增加,业务规模快速恢复。

净利润成功扭亏,前三季归母净利润 673.38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 3045.74 万元同比增长 122.11%;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935.05 万元,同比增幅 219.30%,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非经常性损益贡献显著,前三季合计 945.17 万元,主要来自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956.37 万元;扣非后净利润 - 271.79 万元,同比改善 92.68%,主营业务仍在修复。此外,合同资产较年初增长 135.59%,印证项目落地加快;子公司扩产推动固定资产增 19.39%,为后续增长奠基。

26. 翔腾新材:营收利润双降,短期业绩持续承压

2025 年第三季度,翔腾新材营收 1.46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2.97%;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4.25 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 15.95%,营收规模持续收缩。

利润端表现不佳,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 658.81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312.11%;扣非后净利润 - 697.20 万元,同比降幅达 332.73%。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 - 1827.56 万元,同比下降 264.02%;扣非后累计净利润 - 1860.84 万元,同比下降 266.63%,业绩持续承压。

每股收益同步下滑,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 - 0.10 元 / 股,同比下降 323.49%;前三季累计 - 0.2661 元 / 股,同比下降 264.06%,整体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27. 胜宏科技:业绩倍增!营收增 83% 净利增 324%,全球化深化

2025 年第三季度,胜宏科技营收 50.8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8.95%;归母净利润 11.02 亿元,同比激增 260.52%;扣非后净利润 10.99 亿元,同比增长 247.73%,盈利规模与增速均创佳绩。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141.17 亿元,同比增长 83.40%,业务规模持续扩张;累计归母净利润 32.45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324.38%;扣非后净利润 32.48 亿元,同比增长 317.75%,核心业务盈利稳定性凸显。

资产规模与现金流表现优异,截至 9 月末总资产 306.1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9.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151.71 亿元,增长 69.93%;前三季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3.83 亿元,同比增长 94.28%。公司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为业绩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28. 强达电路:双增!净利增 58.9%,南通产业园提速

2025 年第三季度,强达电路营收 2.5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7.66%;归母净利润 3757.46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58.91%;扣非后净利润 3678.22 万元,同比激增 72.49%,增速显著高于营收,核心业务盈利效率持续提升。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7.06 亿元,同比增长 20.74%;累计归母净利润 9632.37 万元,同比增长 20.91%;累计扣非后净利润 9544.51 万元,同比增长 31.04%,业务增长持续性得到验证。

现金流状况良好,前三季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9494.83 万元,同比增长 38.02%,为运营和投资提供资金支持。截至报告期末,在建工程余额 1.95 亿元,较期初增长 198.43%,主因南通产业园建设投入增加;其他非流动资产增 1264.77%,系预付设备款增加,产能扩张准备加速。

29. 奥士康:Q3 净利增 53.7%,营收增 26%,主业盈利升级

2025 年第三季度,奥士康营收 14.6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6.45%,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归母净利润 8660.16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53.67%,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扣非后净利润 8623.85 万元,同比增长 56.09%,扣除非经常性因素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40.32 亿元,同比增长 21.89%;累计归母净利润 2.82 亿元,同比增长 1.31%;累计扣非后净利润 2.70 亿元,同比增长 1.52%,整体经营稳健性得到体现。

每股收益同步提升,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27 元 / 股,较上年同期增长 50%;前三季均为 0.89 元 / 股,同比增长 1.14%,股东回报稳步提升,核心业务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30. 奕东电子:Q3 净利暴增 447%,营收增 48%,订单量猛增

2025 年第三季度,奕东电子营收 6.5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7.97%;归母净利润 2268 万元,同比大幅飙升 447.62%,盈利规模实现跨越式提升;扣非后净利润 1936 万元,同比增长 319.46%,剔除非经常性因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依然强劲。基本每股收益 0.0967 元 / 股,同比增幅达 446.59%,股东回报同步提升。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16.60 亿元,同比增长 34.99%;累计归母净利润 2868 万元,同比增长 68.39%;累计扣非后净利润 2013 万元,同比增长 77.36%,增速高于归母净利润,主营业务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是市场需求释放与订单量提升,前三季营收增长直接源于销售订单大幅增加;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33.67%,略低于营收增速,体现规模扩张中成本控制有效。

31. 华勤技术:营收破 1288 亿!净利增 51%,资产超千亿

2025 年第三季度,华勤技术营收 449.43 亿元,同比增长 22.75%;归母净利润 12.10 亿元,同比增幅达 59.46%;扣非后净利润 9.70 亿元,同比增长 43.87%;基本每股收益 1.20 元 / 股,同比提升 60.00%,单季度盈利效率显著提升。

前三季度累计业绩更强劲,营收 1288.82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9.56%;利润总额 34.49 亿元,同比增长 62.45%;归母净利润 30.99 亿元,同比增长 51.17%;扣非后净利润 24.79 亿元,同比增长 46.32%;基本每股收益 3.07 元 / 股,同比增长 51.98%,盈利能力与股东回报能力持续优化。

资产规模突破千亿,截至 9 月末总资产 1027.59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长 3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248.70 亿元,增长 10.32%,资产结构稳健,为后续业务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31 家企业的财报数据,实则是显示电子业从 “规模竞争” 向 “价值突围” 转型的微观缩影。正如行业趋势所显,头部企业正通过高附加值产品与技术布局抢占 85% 以上的行业利润:聚辰股份的 DDR5 SPD 芯片、豪威集团的车载影像产品、长信科技的智算业务,共同印证了 “技术溢价” 的含金量;康冠科技以 AI 眼镜打开消费级市场,更彰显出 “显示 + 智能” 的融合潜力。短期业绩的起伏或许是周期必然,但长期来看,能否在汽车电子、AI 终端等增量市场构筑技术壁垒,能否通过供应链优化与产能升级对冲风险,将决定企业在行业集中度提升浪潮中的最终位置。随着车规显示、AI 终端、高端芯片等赛道的需求持续释放,显示电子业或将在分化中完成新一轮的产业升级。